歌曲《烽火忠魂》由吴静作词,刘念作曲,以其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旋律,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它是对英勇无畏战士们的赞美诗,也是对那段艰苦卓绝历史的深刻铭记。[详情]

喜报|贵州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入选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终评提名
近日,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文华节目奖拟进入终评提名名单的公示,贵州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入选提名。
“文艺两新”专栏 || 贵阳,有生活该有的样子
打开王晓敏的微信朋友圈,她的朋友圈签名竟然是:“动不动就下雨的贵阳”,满满宠溺的口吻,足见她对这个城市爱得深沉。
这就是贵阳!
城是一幅景,景是一座城 近年来 贵阳贵安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市战略 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绿色成为贵阳贵安发展的鲜明底色 延绵百里的环城林带 穿城而过的南明河水 星罗棋布的绿地公园 “溪瀑峡石洞城”浑然天成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共生 缓缓铺展出“十里山水半入城”的美丽画卷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时叮嘱:“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立足于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历史性的节点,戏剧正以独特魅力回应时代呼唤,让蕴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伟大抗战精神在舞台上具象化,树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流动的丰碑”。[详情]
抗战题材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在当下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归根结底源于情感上的强烈认同。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所表现出的空前团结、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是融入我们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始终能激荡起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详情]
8月19日,开阳县2025年“留住记忆 守护传承”水东文化创意大赛作品展示文明实践活动在县城体育馆盛大启幕。[详情]
为深入挖掘南明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当代艺术家对这片热土的深情与独特艺术视角,用画笔描绘南明风采,讲好南明故事,近期,南明区美术家协会组织全体会员及广大美术爱好者围绕“丹青绘南明”主题,创作了一批美术作品,现分批分期展出,用美术艺术记录时代,用色彩赞美家乡![详情]
4月15日,贵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沈庆梅一行到位于观山湖区的贵州中艺书画培训学校调研,通过交流座谈、现场观摩等形式,了解“文艺两新”新动态,共同探新时代书画教育及文艺惠民的有效路径。[详情]
7月25日至8月20日,由贵州省美术家协会、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贵阳美术馆、贵阳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景生——孙景油画作品展”,在贵阳美术馆一楼刘知白艺术馆展出。[详情]
7月17日,息烽县政协办、县文联联合组织县文艺界政协委员、“文艺轻骑兵”走进西山镇联合村,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详情]
七月的白云,被艺术的星火点亮。2025年“诗意白云”云尚文化艺术季的文艺演出在这片热忱的土地上欣然绽放, 这场盛宴的主角,尽是白云沃土滋养、并在全国、全省舞台摘得荣光的原创精品佳作。[详情]
7月10日,新华社刊发文章《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甲秀昌明润黔中——解码“林城”贵阳的文化自信样本》,聚焦贵阳文脉发展。红色文化铸就贵阳人坚韧品格,人文兴盛滋养城市活力,“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精神内核澎湃创新动能。贵阳正以文化为笔,绘就历史与现代交融、生态与创新并进的发展新画卷。[详情]
6月28日,贵阳市摄协联合贵安新区高峰镇政府,举办“花漾高峰”——绣球花季主题摄影创作活动。市摄协组织17名摄影专业人员,深入该镇乡村、社区,用镜头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风貌。[详情]
当“缕缕清风”拂过“蓝天白鸽”的羽翼,当“朵朵鲜花”绽放在和平年代的晨曦,一首《真金不怕烈火炼》(刘念词曲 章靓演唱)如青铜编钟般在“贵阳路边音乐会”响起,为那些行走在暗夜与烈焰之间的国家安全卫士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详情]
从贵阳市区出发,驱车20多公里,便可到达位于观山湖区金华镇翁贡村三友坡的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仲夏时节,慕名而来的学者和游客源源不断,有游客在留言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美丽的山谷回声。[详情]
4月12日,若非中短篇小说集《十二盏微光》分享会在贵阳举行。分享会由也闲书局主办,贵阳市作协、贵阳市评协协办,省作协副主席、《南风》副主编夏立楠担任主持。[详情]
4月23日,《贵阳历史文化丛书》第二批丛书《贵士名贤》《六爽之城》《诗话筑城》《心学胜境》在贵阳孔学堂“世界读书日阅读分享会”上正式发布。[详情]
文艺为民,文艺惠民。贵阳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整合利用各级各类文艺资源,依托贵阳市文联,组建文艺轻骑兵、文艺家志愿服务队和“小红花”亲子志愿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仅去年以来就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惠及群众8万余人,实现“送文化”和“种文化”的交融合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强基工程”常态长效发展。[详情]
在贵州省贵阳市老东门城墙上,有一座造型独特的文昌阁:三层三檐,九角攒尖,屹立400余年而不倒,是贵阳的历史地标之一。两年前开始,一场场路边音乐会在这座古建筑前唱响。[详情]
5月20日,贵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刘念到遵义市十四中学,以“青春交响——在五线谱中书写热血人生”为主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励志讲座,旨在通过艺术与教育的融合,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 [详情]
5月27日,由贵州省摄影家协会指导,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贵阳美术馆、贵阳市摄影家协会联合承办,贵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及贵阳市各区(县、市)摄协共同协办,vivo贵州、贵阳广播电视台、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共同支持的“寻城迹·走进六爽贵阳——红色记忆·光影传承”影像贵阳第二届摄影巡展,在贵阳历史文化地标地甲秀楼翠微园正式开展。[详情]
近年来,各市县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增活力、促精品、出人才、树品牌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详情]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文艺两新”现状,充分发挥文联“两个优势”,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覆盖,拓宽联络服务渠道,建立健全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服务体系,贵州省文联现面向全省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新文艺个体开展摸底调研工作。[详情]
作家冯飞的历史小说《开刃之秋》,兼具文学艺术价值和历史学价值,是一部沉甸甸的,弥足珍贵的著作。它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是一部历史性很强的红色革命史书,这部小说,集文学艺术性和历史学术性于一身。这部小说的问世,在贵州党史学术界,将揭开研究贵州地下党史的序幕,其意义重大、深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