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文联要闻>

“文艺两新”专栏 || 贵阳,有生活该有的样子

作者:    来源:市作协   发布日期: 2025-04-28 14:13:15

贵阳,有生活该有的样子

口述:王晓敏    整理:晏九九


口述者小传:

王晓敏,女,网名一度君华,蜀地出生,现迁居贵州贵阳,网络知名古言作家。2009年签约于晋江文学城。鲁迅文学院鲁025届网络作家高研班学员,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新联会会员。新书《不醒》获著名演员宁静微博推荐。

已出版图书:《废后将军》《东风恶》《江湖小香风》《一念执着,一念相思》《胭脂债》《情人泪 岁月尽头》《拜相为后》等简体版共计十一本。其中《废后将军》《东风恶》《拜相为后》《胭脂债》等十一部作品在泰国、越南、韩国等译文出版上市。《神仙肉》《东风恶》等繁体图书在台湾地区上市。 

有声版权《星落凝成糖》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云听app上线,《废后将军》《东风恶》等十三部有声小说在蜻蜓FM、喜马拉雅、猫耳上线。 

已售出影视版权:《不醒》——烈火影业、《江湖小香风》——优酷、《星落凝成糖》——完美世界、《废后将军》——爱奇艺、《一念执着,一念相思》——嘉会文化、《胭脂债》——华谊兄弟、《我和大神有个约会》——上海游族、 《拜相为后》——中文在线等共计十二本。其中:网剧《胭脂债》由于文文、姚望、杨业明领衔主演,华谊兄弟开发制作,优酷平台播出。电视剧《星落凝成糖》由陈星旭、李兰迪主演。网剧《拜相为后》剧本已完成,剧组选角中。

获得奖项:《不醒》获晋江文学城2021年年度盘点优秀古言之一;2020年创作的《星落凝成糖》被评为中宣部版权协会年度最佳内容创作奖;《明月入君怀》被评为2018年晋江年度盘点优秀古言之一;《江湖小香风》被评为2017年晋江年度盘点优秀古言之一;《东风恶》被评为2016年晋江年度盘点优秀古言之一;《主公自重》被评为2014年晋江十大优秀玄幻文之一;《灰色国度》被评为2013年晋江十大优秀玄幻文之一;2013年获晋江作者大会奇思妙思奖。


小    引

打开王晓敏的微信朋友圈,她的朋友圈签名竟然是:“动不动就下雨的贵阳”,满满宠溺的口吻,足见她对这个城市爱得深沉。

初见王晓敏是在网络作协的成立大会上,身着一袭长裙,戴着有装饰坠链的金边眼镜,恬静地站在窗前,极符合我心中的作家形象。我着实是羡慕的,再看看自己一副“江湖大佬”的形象,深感惭愧。

原本以为她是江南烟雨中缓缓行来的丁香花女子,熟识后,却发现根本就是我们黔中最美的杜鹃,迎风盛放,独有风骨。倒是让人想起杜甫的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从2009年写作至今,从《废后将军》《东风恶》《江湖小香风》到今年的《不醒》……王晓敏几乎一年一部的创作速度,一共出版了十一部简体,几乎每一本都有繁体、泰国、越南、韩国版出版上市,可谓是著作等身了。

而她的作品不仅仅在网络和出版上有成绩,还有有声小说、影视剧等多种版权衍生作品,其中网剧《胭脂债》由于文文、姚望、杨业明领衔主演,华谊兄弟开发制作,优酷平台播出。

电视剧《星落凝成糖》由陈星旭、李兰迪主演,也已拍摄完毕进入后期制作。

今年的《不醒》更是得到了演员宁静的微博推荐。

现在的王晓敏,可谓是“正当红”的状态。可她身上没有一点所谓“红人”的架子,非常的平易近人。甚至在得知我们即将成立贵州省网络作家协会的时候,热心投入,做了很大的贡献。

也许是缘分吧,我们比较投缘,时不时也会有一些小聚,聊及一路的创作历程,她总免不了提到贵阳,这个带给了她轻松创作氛围的城市。

4月26日,我驱车去晓敏家。晓敏的家背靠山林面朝春池,她独居一隅很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坐在落地窗畔,观望着窗外碧绿的树影,品着清香的茗茶,我静静听着她的讲述。


深圳成了贵阳的铺垫

我是2009年开始写的,毕业的时候并没有从事写作。我老家是四川的,在四川毕业后,就去深圳从事着教育行业的工作了。

我当时住在城市夹缝中的小村里,到公司的通勤路程时间很长,要想不迟到,就必须每天很早出门。天光未明时,许多人还在睡梦中酣眠,我就已经梳洗好了,要去赶公交车。你知道,我个子不高,每次挤公交车,好像都是被推耸着上去的。那种感觉……像极了一条漫无目标的鱼,只能随着鱼群流浪。等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后,我紧紧拽住高高的手环,有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好像一条风干的咸鱼。

记得有一次,车缓缓停靠在站台边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海报上,有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正面带微笑指着手里的汉堡,旁边的文字配的是:“要记得吃早餐哟!”

本来还不太饿的,但是一看到那个字,就觉得肚子饿了。但我根本没什么时间吃早餐,就在公司门口的小摊随便买一袋包子一杯粥,就行了。

基本上那段时间的生活都是这个样子,每天早早地起来挤公交,下车后飞快地奔向早餐店,随便买了早餐,再冲刺跑向公司,然后用力挤进保证打卡不迟到的那班电梯……

好不容易坐到工位上的时候,才会有一瞬间的轻松。尤其是那杯暖粥入腹时,疲惫就消散了许多。

我其实很喜欢太阳,很喜欢阳光的,我的工位基本上每天早上都会有一缕阳光照过来,但每次我顺着光芒看过去的时候,却只能看到一扇倒映着太阳的玻璃。写字楼森林里,连阳光,都是二手的。

一般就这么休息一下,就得三两口将早餐塞下肚里,然后马上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开始当天的工作。等到我从办公室出来时,太阳早就下山了。

(在深圳)也不能说是压力大,但确实是比贵阳的生活节奏快。

深圳……是个非常繁华热闹的城市,有很多的发展机遇,生活节奏非常快,是很多年轻人向往的奋斗圣地。大家来到这里,就会不自觉地开启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自我的奋斗模式。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里,哪怕是像我这种生性恬淡,没想过要拼事业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变得做任何事情都带着目的性,讲究效率。

我一开始只是想在深圳找份工作,有个收入。可是走在马路上看着脚步匆忙的行人,脚步也会不由自主加快;到了公司,面对越来越优秀的同事,为了不被甩下不被淘汰,也只好主动买书学习,逼着自己进步。

在那个年轻的城市里,似乎,只要拼命努力,就可以挣到很多很多的钱。

我每次从家里拼命往公司赶,或者深夜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的方向蹒跚前行时;每当与那些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繁华热闹擦肩而过时,都会觉得那些繁华热闹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我很清楚地知道,于这个城市而言,自己最终只是个过客,而非归人。

因为频繁加班,身心都不堪重负,鼻炎也越来越严重。直到医生建议手术时,我才不得不暂停了工作。因此有了一段难得的假期,最终,我决定离开深圳,到处去走走,感受一下生命的美好。我离开深圳后的第一站,是贵阳,因为当时姐姐定居在贵阳。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对远隔万水千山的贵阳有如此深的依恋。


与贵阳相遇

当时是2009年,当时的贵阳,是个与深圳截然不同的城市。没有很多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也没有24小时从不落幕的繁华热闹,有的只是数不完的山水,看不到尽头的葳蕤。和深圳相比,我甚至觉得它带着一点质朴的土憨气息。

我刚到贵阳时,还只是休假的状态。那个时候,正饱受鼻炎的折磨,我姐姐和姐夫热情地带我休闲、旅游,想要帮我用最短的时间恢复(健康)。贵阳嘛,毕竟是被叫做“林城”的城市,作为首个官方盖章认定的“国家森林城市”,名副其实,市区处处都是山丘和林木。

贵阳市区山山水水特别多,几乎每个区都最少有一个由自然山林湖泊开辟出来的森林公园。街道上的绿化也特别好,行走其中,有一种跟大自然借地方住的感觉。

生活在这个城市,会不自觉地对大自然生出一种敬畏感和珍惜感。走在城市里,也不会有什么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迫感。

这里的空气含氧量非常高,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

身体松快了,我就开始有心情和精力去寻找一些属于这个城市的惊喜,我经常一个人出去逛,就是纯粹的闲逛的那种,找找小吃什么的。但我呢,又是个“路痴”,分不清东南西北。贵阳有许多的地下通道,一进了地下通道,我就压根找不到出口的那种,每次出门,都得问路。

如果是在深圳问路,其实绝大多数路人都不知道,那个城市的外来人口,真是太多了。可到了贵阳,发现这里的人都特别热情,而且大部分人对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了若指掌,得知我迷路了比我还着急。

我记得有一回迷路了,找路边一个卖樱桃的老大爷问路。老大爷没有半点不耐烦,非常详细地告诉我怎么走能到目的地。可我听了半天,还是不太明白,老大爷干脆找了个纸,当场把路线给我画了出来。在画路线图的过程中,老大爷就像个邻居一样亲切地和我聊家常,说他自己家里的一些事情,也会问我一些家里的事情,亲昵得宛如认识多年的老友。

我呢,其实是有点内向的,本身不是个会轻易与陌生人闲聊家常的人。而且常年独身在外漂泊的日子,让我多少有点戒心。可在当时,老大爷的不设防,不设限,却让我一下子对这个城市有了好感。

我就觉得,这边的人,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热情和真挚。

贵阳有一种独特的烟火气,我很喜欢,毕竟老话说“民以食为天”嘛。像我这样的吃货,对一个城市的认同感,目之所及的漂亮景色还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来自当地的美食。

贵阳是个小吃品种非常丰富的城市。一个寻常的土豆,都能做出各种新花样来。什么狼牙土豆了、什么洋芋粑粑了、什么麻辣洋芋片洋芋丝了,还有烤洋芋了、烙锅洋芋了、洋芋丝饼了……太多了,感觉随随便便就有几十种。

而且众所周知,越是地道的小吃,越是低调,总是藏在各种老旧的街巷里。而且很多小吃往往连店面都没有,就是一个小摊子而已。对于那些本地老饕来说,要想找到那些美食,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而言,就跟个寻宝游戏一样刺激。

我刚到贵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穿街走巷去寻访各种本地特色美食。几个月下来,几乎把贵阳传统美食都尝了个遍。闭着眼睛也能说出哪里的豆腐果最好吃,哪家的洋芋粑最香,哪个摊子的丝娃娃料最足,哪家的酸汤鱼最得劲儿。


要不就留在这里吧

就挺突然的……其实我自己也没想到,真正让我决定要留下在这里工作、生活的瞬间,竟然是一顿就着明媚阳光吃下的早餐。就算过去了十多年,我也还清楚地记得,那时贵阳市中心的花果园还是个棚户区,尚未被改造成亚洲最大的楼盘,整个贵阳也并没有如今这般繁华风光。

有天早上,我百无聊赖,信步走到花果园湿地公园的湖边。然后买了个早餐,坐在长椅上,慢慢地吃着,感受岁月的静好。

我以前从来没有试过,在这种露天的环境下吃早餐,那天是我毕业工作后,第一次在大自然中,吃的第一顿慢悠悠的早餐。

那天真的很美……早晨的湖畔,绿中透着隐隐的蓝,有轻轻薄薄的白雾袅袅升起,有着大城市所见不到的纯净。天空瓦蓝瓦蓝的,有朵朵缠绵的白云飘于其间,有着大城市所见不到的透明。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莫名地觉得自己有了光芒感觉。

微风轻轻袭来,拂过了湖面,皱起粼粼波光,带来混杂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感觉好像就是那阵风拂乱了我的心。

心在那一瞬加速跳动起来,我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生出,“要不就留在这里吧。”的想法。

然后我深呼吸一下,平静了一些,仔细地回想起刚刚冒出的念头,回想着以往忙碌的生活,再一次确定,这里就是我想要的,这里有生活该有的样子。

我觉得吧,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知需要缘分,人与一座城市之间的联结,也是一样的。当即我就决定,要在这个城市找个工作,开始新的生活。

然后,我姐姐听了我的决定,也非常支持我,提议让我住她家里。但是我知道自己很热爱自由,自己一个人住会更自在,而且也不想麻烦姐姐,于是就拒绝了姐姐的提议。

之后,我在花果园一带找了个一室一厅的房子,当时租金也便宜,每月只要200元。那里离花果园湿地公园很近,可以守着我喜欢的那片湖。

很快,我就在这个城市找了第一份工作,正式开始了我的贵漂生涯。

不不,不能说是贵漂,我只是打了个比方。因为这里并没有给我那种“漂泊”的感觉。因为贵阳和我家乡南充的口音非常接近,我来到贵阳后,并没有像去往其他城市时那样,因为陌生的口音,而产生疏离感。

虽然贵阳看起来缓慢悠闲,可能会让人觉得这是一座只能用来养老的城市。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这里工作,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不然也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掉。

但是这里的人很好的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让你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后,能够很好地享受生活。


被这个世界深爱着的感觉

刚落脚到贵阳时,我从事的还是最熟悉的教育工作,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工作内容和在深圳相比差别不是很大,可生活方式却迥然而异。

深圳很繁华,高楼林立,科技感很强,面积好像只有贵阳的四分之一,可人口总数却是贵阳的两三倍。那里深藏着许多青春勇者的梦……寻梦总是艰辛的。在那里,“加班”两个字,不需要任何人提醒。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有很长时间没有完整的休过周末。因为教培行业内卷严重,而周末家长们才会有空。

在贵阳工作后,我不用再经历跨区赶车上班的疲惫,不用在一天才刚开始时就被人海淹得喘不过气。那种在路上就得拼命,还没有进入办公室,全身力气就被交通消耗得差不多的感觉,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交通压力,在工作日的早上,我也可以很从容地吃完一顿早餐,然后以慢慢悠悠地向学校走去。

因为城市里绿化非常好,一路上都能看到花开。以信步闲庭的姿态走在其中,一路繁花相送,我就会有种强烈的,被这个世界深爱着的感觉。

那个时候,我才终于发现,原来人生是一个可以让你停下脚步来看一下花草阳光,感受阴雨晴雪,观察四季变化的过程。那些看似无用,却能让人变得身心舒畅的爱好,那些可以让人脚步慢下来的花开,才是人生中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一切的物质都可以用金钱买到,可那份从容自在的生活状态,却是多贵的包包,多好的车子都给不了的。这个可能就是当有人问我对贵阳的印象时,会不由自主把深圳和贵阳拿来对比的原因。

而且,贵阳的公园真是多。不管住在哪个区,下楼打个车,走个七八分钟,就能到达一个带着原始狂野气息的公园。

走进去,闻着无比清新的草木香气,恍惚间,会有种自己去的不是公园,是推开时空之门,瞬移到了深山老林的感觉。

工作忙碌带来的压力,很快就能释放出去。

而且,这边不仅仅是这种自然风景多,也有很多先进的现代化娱乐场所,和商业气息非常浓厚的商场。如果哪天不想去太幽静的地方玩,想凑凑热闹,感受现代化的气息,也可以去逛逛商场,或者去游乐场。

总之,这是一个可以在大自然和现代化之间随意切换的城市,至少让我觉得,已经是在全方位地满足了我的各种需求。

在深圳那种快节奏的生活氛围里,每个人都被环境的力量裹挟,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着。但在贵阳这种无处不在的烟火气中,不管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只要你愿意,你永远都可以拥有热气腾腾的生活。

大家完全可以在把自己事业经营得很好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好好品味生活的美好。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贵阳,那应该是“山水为骨,市井为魂”。这“魂”,属于每一个贵阳人。贵阳的每一分热闹,都是新老贵阳人对人间烟火热切的刻在骨血里的追求。

在这里,下班走出办公室之后,完全可以暂时把工作抛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下班时间,哪怕我吃喝玩乐三条街,还全程在社交平台直播,领导看到了也不会在心里给穿小鞋,认为我工作不够用心,反而可能会加入其中,和我一起“玩物丧志”。

这也就有心情和时间去做一些别人看起来没什么用处的事情,发展一下自己的爱好,比如我就有心情有时间去写作了。


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决定

(写作)一开始的时候,就纯粹是爱好嘛。在贵阳能让自己过得还算安逸的情况下,又有一些业余时间,我就发展了一下爱好。我从未想过要写出什么样的成就,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挣多少钱。所以每天在下班回家之后,都可以心平气和地坐到电脑跟前,用文字去构建一个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

因为当时我是老师嘛,有寒暑假,就有了更多的写作时间,就可以全心全意地钻研怎样写出更好的小说来。

然后随着更文越来越多,写得越来越好,我也就慢慢拥有了一些认可的读者,也通过写作有了一些收益。我从未想过有一天居然可以通过网文写作挣钱。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收到稿费时,还觉得特别新奇,特别惊讶。

一开始稿费不多,只够交个水电费,吃一顿好吃的。

但毕竟是爱好,也没那么多的得失心,就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往日的心态和节奏,认真努力地写着。慢慢地,累积的经验多了,写出来的作品多了,也就越来越娴熟了。

加上你们都知道嘛,老师是一个非常费嗓子的工作。我本来就有鼻炎和咽炎的,在当了老师之后,咽炎越来越严重。为了身体着想,在嗓子快要废掉的时候,我不得不申请停薪留职,专门抽时间养病。

在养病期间,我有了大把的时间写作,稿费也慢慢超过了自己的工资了。而且,因为逐渐沉入写作,也就逐渐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这行,人也就不由得有些动摇。

于是在权衡之后,我做出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决定——辞去老师的职务,专心写作。

写作是一件需要远离喧嚣,静下心来才能做好的事情,而贵阳正是个可以让人静下来的城市。

我全职写作之后,并没有太多的经济压力,不用像很多作家那样,需要靠其他工作谋生,以滋养梦想。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我的作品质量也越来越好,稿费收入也越来越高。

这也意味着,我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我可以在写作之余,能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说旅游啊什么的。可这些年,不管我去了多少地方,看过多少美景,最终都还是会回到贵阳。这个城市,像是有一种奇怪的魔力,让我除了家乡四川以外,又延长出了第二条根系。

而且贵阳的气候真的很养人,它没有火炉城市的炎热,也没有北方城市的寒冷,我好像越来越适应这里了。

也就慢慢滋生出要定居在这里的想法了,加上租房太麻烦,便萌生了买房的念头,然后就开始考虑到底在哪个城市定居。

我也曾经想过去一线城市的,但是和北上广深那些一线城市比起来,贵阳的房价很低,并不需要太高的收入来维持基本生活。在一线城市,只能买到市区四五十平米的一室一厅的价格,可以在贵阳市区买下一栋四五百平方米的精装修别墅。相比之下,贵阳的房价可以说是白菜价了。

当时我的收入,已经可以在贵阳买得起自己喜欢的房子了,这样一对比,我更是觉得贵阳真的是个非常宜居的城市。

中国人真正的归属感,大多是从可以称之为自己家的那座房子开始的。我对贵阳生出的真正眷恋,可能也是如此。

当我搬进自己买的房子,站在阳台上看外面,才发现,自己在这个城市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屋檐,才突然意识到,好像我也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了。


贵阳是个好地方

(对贵阳的感觉是)来到这个城市后,慢慢的穿过它,感受到它,在慢慢融入进去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萌生出来的。像我现在住的这里,在两个繁华区域之间的过渡带,家在半山腰,开门见山,推窗有花开。身处其中,一点都感受不到现代化城市的气息,但也不会有任何的不便。

因为无论是外卖,还是线上买菜都非常方便。可以在各种方便的APP上面买菜,下单40分钟左右,新鲜的食材就给送到家门口了。如果要出门,打开打车软件,也可以随时打到车。这种便利的生活体验,一点也不比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差。

我觉得(这些年贵阳)变化最大的,就是交通了。我还记得刚到贵阳那几年,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堵车的情况,但现在,随着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贵阳已经从“林城”变成了“堵城”。其实有时候也忍不住会抱怨,现在怎么这么容易堵车,可是更多时候,我会觉得欣慰。因为这也说明,贵阳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人均收入在提高,整个民生水平都在进步。更值得庆贺的是,随着高铁的开通,贵阳对外的交通也是越来越便利了。

以前我想要回一趟老家四川南充,只能开车或者坐大巴。那个时候,路况非常糟糕,要耗上十几个小时才能到家。那时最大的感觉就是家很遥远,想要与家人团聚,需要历尽千辛万苦。如果是去北京,那更加艰难。那个时候,只能坐绿皮火车,又慢又不舒服。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得两三天。当时会觉得出行是件非常大的事情,必须得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完毕了,特意腾出好几天时间,才敢出去一趟。

现在高铁通了,贵阳到南充也只要三个多小时。如果我想家人了,想要回去,直接买个高铁票,三个小时就可以到家。比如下午两点想家了,五六点就能坐在家里的饭厅,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吃晚饭了。如果是要去北京,高铁也就八九个小时。飞机的机票也不那么贵了,如果非常赶时间,还可以坐飞机,只要三个小时就能从贵阳飞到北京。

除了贵阳,我也比较喜欢重庆,高铁开通后,从贵阳到重庆一个来回,也不费什么时间。我喜欢到重庆购物、吃吃地道的重庆火锅,时不时来个短途旅游,换换心情。

而且交通的便利,也大大改变了外地人对贵阳的印象。我还记得以前在深圳的时候,想要给在贵阳的姐姐寄东西,除了邮政,其他的快递都到不了。当时很多人的印象里,也会觉得贵阳是个贫穷又偏远的地方,如果要出门旅游,也不会考虑来贵阳。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去了外省,和别人说我是从贵阳来的,对方居然很认真地问我,贵阳通电了没有。现在,随着交通的便利,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政府的大力宣传,也刷新了很多外地朋友对贵阳的印象。我在外地再提及自己来自贵阳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贵阳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非常适合避暑度假,等到夏天了,一定要找时间到贵阳去玩一下。

作为一个写作者,如果非要我说点什么事情来进一步证明贵阳的成长,莫过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对写作者的态度变化了。

在我的记忆中,十多年前贵阳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外地人,尤其是父辈的人来到贵阳,大多是从事土建方面的工作。比如修路,工地搬砖等等。但是现在,大多数人来了这里后,从事的是文明程度更高的文化、旅游、教育这些行业。

而我刚开始写作那两年,贵阳还只有文化产业的概念,没有实际与之匹配的一切,周围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也很少。那时候,贵阳也没有动漫相关的培训学校,我曾经创业做动漫,周围人惊讶的反应,会让我有一种是自己把动漫概念带回来的感觉。那时候,就连我和别人说,我是个作家,是写小说的,大家也会觉得很稀奇。

到了现在,贵阳的发展速度与其他一二线城市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高新行业发展也越来越好,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大家提及时也不会觉得稀奇。

回顾起来,我觉得这种变化真的让人忍不住惊叹。


爱之深,盼之切

在休闲娱乐上……其实以前会多一些。贵阳以前夜市非常多,我也会和朋友们去合群路啊、青云路啊那一带的夜市什么的,喝啤酒,吃夜宵。或者去市西路一带逛小摊,淘宝贝。如果刚好能淘到自己特别喜欢的小东西,就会特别开心,特别满足。

后来朋友们陆续成家,会把较多时间放在照顾家庭和孩子上,而我也随着年岁见长,越来越宅,不那么喜欢热闹,外出频率也大大减少了。

现在平时出门,一般也就去看个电影,喝个咖啡,仅此而已。

还有因为长期伏案写作,肩颈容易疲劳,也偶尔会出门去做个肩颈按摩,护理一下身体。

然后,就是我养了两条狗嘛,平时还是会抽时间特意带着狗狗出去外面走走,放放风,也让自己接触接触人气,感受下人间烟火。

总之,从生活角度来说的话,我觉得贵阳真的一点需要改进的地方都没有。就算是挑剔一些,从事业发展角度出发,我也会觉得贵阳是个很适合发展文化产业的城市。但毕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也还是有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影视产业这一块,和一线城市相比依然有很大的距离,还需要继续努力。

不过作为陪着贵阳一起成长的新贵阳人,我相信,这座我所深爱的城市,影视产业这一块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我觉得再过几年,贵阳的影视公司凭借着这里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一定会在影视产业中占一席之地的。

这可能就叫做“爱之深,盼之切。”吧。

我愿贵阳越来越好,让光阴草木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偿所愿。


注:本文选自《圆梦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