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贵阳市文艺文化工作亮点纷呈
作者: 来源:贵阳文艺网 发布日期: 2025-04-29 09:13:03
“我很喜欢唱歌跳舞,现在有专业老师来指导,我学的很开心。”
“我们村组建了文艺队伍,经常一起搞活动,大家生活更丰富了!”……
文艺为民,文艺惠民。贵阳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整合利用各级各类文艺资源,依托贵阳市文联,组建文艺轻骑兵、文艺家志愿服务队和“小红花”亲子志愿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仅去年以来就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惠及群众8万余人,实现“送文化”和“种文化”的交融合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强基工程”常态长效发展。
建立“点送单机制”服务模式 实现精准服务
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听取群众需求,改“我送”为“需要我送”,打造“群众点单、精准派单、文艺志愿者接单”的“点送单”文艺志愿服务机制,实现文艺服务供给和需求信息的精准对接、传递和反馈,切实做到文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通过协调社区及各区(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壹刻宝等社区平台,推进“文艺+理论”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宣讲活动,同时将文艺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一圈两场三改”有机融合,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送文艺下基层·文艺轻骑兵”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健全“文艺志愿+”融合模式 实现惠民增效
采风创作与惠民文艺结合。成立基层创作采风基地,促进贵阳市优秀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创佳作,围绕贵阳风格和基层文化特色,创作出《烟火青云》《阿哈湖》《我心光明》等一批贴近百姓生活,见证贵州发展的现实题材优秀文艺作品。
文艺志愿与人才培养结合。创建乡村高质量艺术人才发展基地,成立村办舞蹈队伍,举办贵阳(修文)“清明诗会”、贵阳市民间文艺人才培训班、贵阳市民间手工刺绣培训班、贵阳市摄影文艺人才培训班、贵阳市乡村美术教师培训班、贵阳市音乐创作培训班等,积极挖掘和培养一大批基层文艺群体和文艺人才。
文艺志愿与展演结合。促进文艺成果展示及文艺工作者的互动交流,为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提供展示演出的平台,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增强群众文化自信,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文艺志愿与惠民结合。以“文艺轻骑兵”服务基层为主,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和暖心的文艺志愿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
实施“市县乡联动”组织模式 实现资源覆盖
贵阳市积极探索 “一盘棋”思维方式,建立市、县(区)、乡(村)文艺工作者三级联动工作模式,一体化推进文艺资源下沉基层,充分惠及更广大群众。
工作中,以贵阳市文联为主体,贵阳市将全国、全省、全市各类展赛延伸至乡村(社区),优选部分作品到乡村巡展,让名家作品走近乡村(社区),让基层群众感受优秀文艺作品的魅力。
在各区(市、县)打造特色文艺社区、乡村,实现各级别、各门类艺术家与基层百姓以及文艺爱好者、文艺骨干的零距离“无缝对接”,上下贯穿、整体联动,全面打通服务群众的“关节经络”,目前成功建成20个特色文艺村(社区),挂牌成立14个文艺创作基地。
打造“文艺品牌”提升模式 实现文化浸润
依托贵阳市文联资源,通过开展戏曲曲艺进乡村、进校园,促进戏曲曲艺艺术在基层的传播普及、传承发展,让基层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补基层文化建设“精神短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同时,以观影活动为平台,培育“给孩子们的电影课”“送万福·进万家”等活动项目,推进文艺向社区(村)延伸、文艺志愿服务向社区(村)覆盖,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