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轩丨贵州避暑的“宠粉秘笈”
作者: 来源:《贵州宣传》 发布日期: 2025-07-30 09:14:08
避暑度假为何到贵州?高山、森林、河湖、溶洞、瀑布……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为贵州带来满级凉爽,滋养着一方避暑宝地。前不久,《2025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发布,76座候选城市中,贵州占六席,六盘水市、贵阳市分别位居第1和第3名。
六盘水市乌蒙大草原海拔超过2000米,可以骑马看云海。
地处云贵高原、走出群山环抱的贵州,近些年频频登上全国性避暑榜单,凭借的不只是“天然大空调”的资源禀赋优势,还有围绕客源展开的精心服务,堪称“引客—宠客—留客”的“流水线”操作,在避暑“赛道”全程开启“宠粉”模式,下足“服务”绣花功夫,努力让“头回客”变为“回头客”。
一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流量经济”。新形势下,要把人们的旅行从“心动”变为“行动”,既要有“引得来”的“亮点”,又要下“留得住”的功夫。
近年来,贵州连续多年实施重大旅游营销活动,积极探索以做大“流量”促“消费转化”。今年年初,贵州文旅刚上场就又一次“放大招”,针对全国6周岁以下儿童、65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人民警察、现役军人、人民教师、医护工作者和学生等特定群体,推出国有A级及以上景区免门票政策和“一票多日使用制”,刺激游客出游意愿。3月份还出台了《2025年贵州省“引客入黔”奖励办法》,毕节、黔东南、黔南、荔波、独山、江口等地也分别制定专项奖励政策,不断激活“引客”动能。
乡村是“候鸟式”居住的理想选择,也是贵州发展避暑旅居的重点区域,如何让客人对乡村避暑“一见钟情”?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塑造良好“第一印象”是关键。比如贵阳乌当区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积极盘活改造农村闲置农房,打造以点带面的美丽避暑旅居带,寻篱原舍、树隐小筑、坡里·小苑等“高颜值”精品民宿“圈粉”不少年轻群体。又如绥阳县太白镇聚焦“银发族”,对闲置农房统一流转,结合开展“两清三改两治理”行动,着力破解农房闲置与环境治理的双重难题,首批改造的100余间闲置农房成为川渝“候鸟”新归宿。
贵州精品民宿不断涌现,图为一处山间民宿。
对于游客来说,旅游地还是相对陌生的存在,智慧便捷的出行指引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贵州突出数字赋能,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加大精品旅游线路、出行攻略等曝光频率,大力开发旅游出行网上应用,方便游客从“指端”出发打开舒心之旅。比如在打造“一码游贵州”平台基础上,借助日益兴起的数智技术开发“黄小西”AI智能体,各地还纷纷推出“黔爽旅游”“黔爽巴士”“智游遵义”“畅游六盘水”“智游黔东南”等微信小程序,多样化满足游客的旅行信息需求,增加了游客对贵州的“好感度”。
二
立体、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是贵州多年努力攒下的“后发优势”,由此延伸出的“快速”和“便捷”体验,不断为贵州避暑旅游“上大分”。
贵州马岭河大桥。
比如,航空+支支串飞。贵州是全国仅有两个“市市通机场”的省份之一,现已形成以贵阳龙洞堡干线机场为核心,以其他市州10座机场为支点的“一枢纽十支线”机场布局,航点覆盖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及部分国际地区城市。聚焦全省优质旅游资源,推出“干支联动·支支串飞”航线组合14条,有效串联起贵州9个市州重要景区景点,让游客轻松玩转贵州。
比如,公路+小车小团。贵州作为全国首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目前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9000公里,公路总里程突破22万公里。畅达的交通网络,让个性化、便捷化突出的“小车小团”系列产品持续走旺,覆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等热门避暑旅游目的地。2至8人小团体+5至9座豪华商务车+专业司机团队的“套餐组合”,还可根据个人兴趣灵活调整景点停留时长……游客通过“小车小团”的“量身定制”,获得高品质避暑体验。
比如,高铁+景区直通车。贵州高铁通车里程已超过1800公里,今年将实现每个市州中心城市通高铁,从“火炉”重庆到“爽爽的贵阳”,每天开行100余列高铁/动车。高铁出站,均可乘坐景区直通车到当地重点景区。2024年,贵州累计开行景区直通车185条,实现“9+2+2”重点景区全覆盖。今年六盘水马拉松比赛期间还开通“高铁专列+免费接驳”服务,六盘水站前广场更是“仪式感”拉满,小伙欢快跳着芦笙舞、穿着苗族盛装的姑娘端着牛角酒,一起迎接出站的跑友。
三
旅游是物质和精神文化全方位的需求释放。来贵州避暑,不是简单来“纳凉”,还有精神文化等更高层次的需要。为此,必须围绕游客需求,从细处着眼,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供给。
比如,围绕满足避暑游客体验感、参与感需求,贵州各地持续上新避暑旅游业态,打造特色各异的精神文化盛宴。贵阳的“烟火气、松弛感、年轻态、新玩法”,给游客带来了“爽爽贵阳都市避暑”新体验;遵义打造“洞穴探险+高空滑翔+峡谷溯溪+漂流戏水”清凉玩法,推出“听见遵义”周末音乐会、凌霄河漂流露营音乐季、村歌赛等“悦·遵义”业态场景及“1+10+12”夏季主题旅游线路;黔南州围绕水族人民传统节日卯节,将推出“爱在荔波·卯定一生”夏季文旅体系列活动等,千方百计为避暑游客提供“情绪价值”。
遵义市茅台镇赤水河激流皮划艇。
比如,针对游客投诉建议,贵州“主打一个听劝”,把平台“差评”转化为重点整改方向,把网上“吐槽”当作改进服务的发力点。早在2017年,贵州就启动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引导各地以游客满意度为标准,全力破解“重资源轻服务、重流量轻体验”难题。黔东南州还建立“发现-交办-整改-反馈-复核”闭环管理机制,以高效推动问题整改打造旅游服务金字招牌。
比如,用“精细服务”缔结真情。志愿者帮助游客拍照,在公共场所免费提供花露水、清凉油、解暑茶,为避暑客人设置临时医疗服务点……贵州很多地区对避暑游客的关照可谓是“保姆级”。在桐梓县九坝镇,淳朴民风是当地群众为避暑客人提供的“最优质服务”,游客与村民共聚“村晚”,共叙家常,村民把新鲜蔬菜当作“伴手礼”赠予避暑游客,避暑游客热心帮助山里孩子补习功课,积极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等。“礼”尚往来之间,村民与游客缔结了深厚情谊,悠然的高山田园已不是避暑客人的临时住所,而是有着情感眷恋的第二故乡。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